神童笑长

生活是门艺术


今天写的话题。


旨在拆穿那些你以为的真相。


比如很多人经常把马云的故事给你描述成属丝逆袭的神话,但其实你仔细想想,马云读书的那个年代里大学录取比例并不高,也就是说考杭师院远没有今天那么容易,而且马云在学校就是校学生会主席,还是杭州市联校主席,这可并不容易。


以这么弱的一所学校的学生会主席成为全市的联校主席,反正,你自己琢磨。


再比如留校做大学教师,你要知道马云是本科留校做教师,不容易的,虽说那个年代还没有流行日后的必须博士才能任教大学的死规矩,但本科,也是个异数。


再比如,马云刚出道就赚到第一桶金,否则他在湖畔花园150多平米的房子哪来的钱买的呢?他当年18个人创业的时候就有年薪70万美金的投行高管只身投奔,做了两年就说服大量哈佛应届生来投……如果你早在十六年前就注意到这个商人的话,你自然知道这里面的过程。


所以,我们的媒体,报道失实太多了。


很多年轻人看了媒体报道觉得某某屌丝逆袭(就像不背降落伞跳飞机),然后觉得我也是屌丝呀,我也行,推开门就跳,结果挂了,挂了之后忽然发现其实那谁谁不是屌丝,人家跳伞的时候背后还有个小包裹,那玩意的学名叫“降落伞”,感情伞是这么跳的,唉,坑爹的媒体。


让我们不信任的,绝不仅仅是媒体这一个领域,而是生活的方方面面。


1、学术和教育领域的信任危机。


比如老罗,这哥们在做手机之前,自称是新东方最好的GRE老师,还说全国的GRE老师,都是拜读他的笔记和学习他的课堂教学录像,换言之,他就是GRE教学的祖师了,可是呢,还是根据他自己的描述,他在外语尤其是GRE上的造诣起源于他那几个月的突击背单词……


我没有说过我不相信天才式的人物,我只能说我很惊奇,我小学的时候,给我英语启蒙的是某985的俩外语系的学生,自初一起,每周教我外语的是曾经高考外语类省榜眼、省外贸局首席翻译,他精通四国外语,他母亲和我祖母是同事,其父也是那个985学校的教授。


我虽然英语不是强项,但起码相处三四年,对教我的老师他自己的学习经历还是有数的,一个人到底要费多大精力花多少时间,有多少语言天赋,经过怎样的系统的教育与正确的方法指引才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这点认知,我起码是有的,拿着这个认知,套用在老罗身上,惊奇是必然的。


几个月就成为咱们国家GRE教学的开山祖师了,由此可见,我们的教育,有多么的有意思。


呵呵


当然,我不是在替学院派背书,没有说学院派就比江湖派强,实际上,自我接受高等教育之后,我甚至见过连网络协议栈分几层都不清楚的IEEE会士,这足见学院派里,水也非常的深。


这里面的故事牵扯的人太多,不提也罢,我相信,凡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尤其读过自称最好的那十所国内高校的读者,自己心里都有数。


2、技术领域的信任危机。


圈子里能见的我都见过了,地位非常高,成就非常大,但是似乎有些让人不太信任的,也绝不在少数,比如,前段时间阿里关于要做那啥啥,收购了那啥啥,号称成立那啥啥,反正那事儿很热的时候,有上头条的新闻里报道的那啥啥,那啥啥里面主要负责软件和硬件的那啥啥我都认识。


有一天我们吃饭,聊他们的产品的细节,我问那个负责软件的头,他一个做网络的连MTU最小是多少字节,连一个字节是8个比特都不清楚,甚至他告诉我说一个字节是10个比特,这起码说他连道格拉斯的TCP/IP三卷本都没看过(这就跟一个数学家没学过一加一等于二一样)。


当然,也许又有一个自创武功的神出现了,我不确定,所以,我当天只是微笑不语。


如果一个实习生跟我这么说,我会建议他打份离职报告然后滚蛋,如果是一个业内混了这么久已经有点资历和位置的人这么说,其实无所谓的,因为这很普遍,较劲也没意思。


再举个更大的例子,我也伺候过行业领袖级的甲方大领导,在中国有很多行业大领导其实都非常牛的,可能也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后来也忙于事务性的工作,但是,人家最后就是成为了行业设计师,产业架构师,不像前面那个小领导还能说两个具体的笑话,大领导的那些事,要为尊者讳,我选择性的遗忘了,你想看,也没门。


这很正常。


人到某个位置,是可以突破定理,可以突破公理的。


因为无论您希望太阳从哪边出来,我们都可以想办法让它成为真理,这就是彭黄说的那句话,您怎么成功不重要,但只要您成功了,就可以突破宇宙第一定律,无论您说什么,我们都负责让它成为理论。


所以我们的企业文化是蛮有特色的,你比如我工作的第一家公司是外企,我的第一个leader是上海贝尔工作了十来年的一个只待过外企的人,我回答他路由器默认ip conntrack的保存时间是几分钟,他都会跟我较劲,到底是几秒?,我回答他某个技术图纸在89页,他翻开看在90页都会骂我记错了,其实那俩本就是挨着的嘛。


由此可见,文化差异是很大的,有的企业要求和每个细节较劲,有的企业的要求是让领导满意,所以彼此不信任是必然的,这里面没有谁瞧不起谁的意思,大家彼此笑笑,就好。


3、医疗的信任危机。


我曾经在本省最好的医院那个类目的科室里让理论上最牛的科室主任给我看病,结果被他推上了手术台,要截肢取样,结果手术医生看了两眼,就知道他误诊了,据说他上周刚犯过同样的错误,因此,我一个脚趾头得以保全。


这非常正常。


我从来没有说过学院派就一定比江湖派强,我的结论始终是,两者最好都不要信任,在这片土地上,所以在中国看病要找熟人,这不光是为了让人家负责,也是为了了解对方的真实水平,因为你光看学历,头衔,可能你找到的只是一个理论上的大牛,但是实际上,要了你的命,也很寻常。


这不是这个时代才有的事,27年前我动手术的时候,我父亲也会去找熟人外科医生动刀,也会给人家塞红包请吃饭,这说明我们一直都是这样,履历不表示能力,没履历呢,也不表示就是天才,到底怎么样,您得圈子里混熟了,熟人多,路子野,才能摸清门道。


4、食品的信任危机。


前两天有个在美国的华人朋友说他酿一瓶白酒,材料费都超过200了,结果人家卖出去的价格还低于40,他就不明白为啥,其实这非常正常,我们在饭店里吃饭都比在家里做要便宜,有时候还便宜很多很多,这事吧,我不评价,我说过很多遍了,我不去影响别人的利益。


我有个比我大10岁的前同事,他很有意思的,他在离这里上百公里的地方找了一个农民,租下一片小农场,整个种植流程和采用的东西全指定,然后保证对方的收益的情况下让对方定时向他供应粮食蔬菜水果,这种模式会越来越流行,因为年龄大了,安全是很重要的。


我这么说不是不信任超市,超市里的organic当然是信任的,但是在没有打organic和打了organic的两个包装里,我信任后者,在打了organic和私人指定渠道里,我肯定也信任后者。


这也不是今天才有的事。


早20多年前,我奶奶也拉着我的手去找熟人农民去买指定的食物,因为那个时代就已经有各种此处省略500字的农产品方面的那啥了,民间如此,官方也如此,我曾经有次去某个省的甲方讲PPT的时候,他们领导请我们吃饭,席间谈到他们食堂里吃的所有的农产品和农副产品,都是下属私家农场生产,地是专门做过检测的,水是专门做过检测的,每个蛋,每粒米,所有一切,都是自我生产,不去外界采购,临走,还非要我们带上他们的特产,我们都觉得很可笑也很可悲,可笑的是一个做高科技的甲方,特产居然是一堆农产品,可悲的是席间还有个台湾人,领导席间一个劲的跟人家说咱这儿的东西不安全,你别出去买,吃东西拿我们自己种的。


唉,这人丢的,那个台湾老板的父亲还是台湾政坛的大人物,这种事,被人家传回去,都是梗,有时候,咱们的笑话,都是咱们自己传出去的。


5、媒体的信任危机。


多年前我家里有个租客,因为租了很多年,所以就很熟,他是省报的记者,二十年前我跟着他实习过,他带我去采访一个小区,小区的民众群情激愤,指责水电都不通,以及各种问题,因为小区是我们省最大的那啥题词的,所以居民的茅头直接指向那啥,我那时候才18岁嘛,愣头青,做完记录回去就写一篇文章,痛斥那啥,几乎把老百姓的意见如实的写上去,稿子改了很多遍他都不让我通过,我问他为啥,他就说你咋知道老百姓说的都是真的呢?


然后他给我看他写的那份,我看了很生气,不管人家业主们说的是不是真的,起码你这份是纯粹瞎编的,这与新闻要如实记录的本质都不符呀。


大记者就很郁闷,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让一个18岁的愣头青理解什么叫社会,最后骗我说他会采纳我的意见,但当我看到报纸的时候,内容还是他编的那些,当然我后来懂事了,不会怪他,因为过了他这一关,后面还有编辑,还有主编,还有宣传部,最后一路就指向我文章要痛斥的本省最大的那啥本人了,你在人家的地盘上骂人家?这文章能发的出去么?呵呵。


我讲了这么多问题,不是崇洋媚外,也不是我要影响别人的利益,我只是实话实说,我们是个熟人社会,并不是一个标准社会。


曾经有个台湾的朋友问我,你为啥懂这么多东西,我就告诉他,生活对你们来说,是一门技术,你选择相信标准就可以了。


但生活对我们来说,是一门艺术。


专题:

本文发表于 2022-04-27

最后修改于 2022-12-28


上一篇 « 用按键点击按钮 下一篇 » 思维束缚

Big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