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笑长

沟通第一定律

一大清早,被闹铃吵醒,老婆说:太困了,实在不想早起去上班,好痛苦!

这个时候,你会选择哪种回应方式呢?

  1. 不想起也得起啊,不然迟到怎么办?
  2. 我教你一个方法啊,把被子使劲儿一掀,就立马清醒了。
  3. 你不想起,谁想起啊,我不想多睡一会儿啊?我之前也赖床,但是要工作啊,咬咬牙,坚持几天,慢慢就习惯了。我就是这么做的。
  4. 不想起算了,你就辞职吧。
  5. 是啊,早上起床真的很痛苦!

这里面,听着最舒服的回应是5,其他几句话有的提供方法,有的提供观点,有的提供建议,为什么“最没用”的回应,却让她觉得最舒服呢?

这就涉及沟通第一定律:

在沟通的过程中,每个人最本能的关注点都是自己。

在我们通常的认知中总觉得,对方需要“你”给出什么有价值的回应,但往往对方真正需要的只是,让自己被看见

什么是“被看见”呢?
关键就在于“以谁为中心”。

以“你”为中心,就是站在你的语境里,你是主角,我要做的,是去听到你的心声,但我们很多时候的沟通,往往是以“我”为中心,是站在自己的语境里,表面上在听对方说话,实际上在乎的是自己看起来怎么样,所以,我们会急着把自己的观点、方法、建议强塞给对方,一味强调“我想给你的东西”,而没有去感受“你真正想要的东西”,结果呢,我们提供了一大堆自己觉得有用的“帮助”,却不是对方想要的,我们感觉“出力不讨好”,对方觉得“你根本不理解我”,这是典型的失败沟通。

我们把这种以“我”为中心的沟通方式,称为“I型沟通”。“I”代表“我”。

I型沟通

I型沟通的口头禅:我提醒、我建议、我认为、我想好了……总之,有办法的都是“我”,似乎“我”才是解决问题的主角。

你可能会说:“虽然主语是‘I’,但是我想要解决的,可都是他的问题啊,我可都是为了他好啊,”这就是“I型沟通”的特点:

解决问题的核心人物是“我”,而不是“他”本人。

你要真想帮他解决问题,首先得明白:这是他的问题。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就会掉进一个陷阱:在沟通的时候,分不清彼此的边界。看上去是在帮助对方解决问题,是为他好,但这些浓浓的“善意”背后包含了:规劝、说教、训导、评论、警告……这种以“帮助”为外壳的沟通实际上是在剥夺对方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对方会觉得自己被否定了、被指责了、被威胁了。

I型沟通的弊端一:否定情绪,关闭沟通

孩子摔跤了,大哭,妈妈总会说“好啦,好啦,别哭啦,不疼啊”;孩子要打针了,妈妈会说“不疼不疼,乖,一点儿也不疼”;出门前妈妈非要你穿羽绒服,你说“热啊”,妈妈说,“天冷了,不热!”你长大了些,遇到了难过的事儿,男朋友说:“有什么好哭的?忍一忍就过去啦。”

我们明明是想帮助对方尽快走出负面情绪,可是我们不自觉地用了“I型沟通”,否定了对方的这些情绪。妈妈说的“不疼”、“不哭”这种话,都是从妈妈的角度出发的,但孩子在打针时就是会害怕啊,这个害怕不会因为妈妈说的“不疼”而消失,时间久了,孩子就会用自我封闭的方式来防御潜在的“被伤害”,保持沉默,关上沟通的那扇门,不愿意再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I型沟通弊端二:导致争执和冲突

同事B讲完了自己的方案:以上就是我策划的活动方案,希望大家多提意见。

同事A说:我觉得这个不行。

同事B反驳:这些数据都是我做过市场分析的,我已经研究了两个通宵的大数据,也和业内同类型的项目做了类比……

同事A坚持:我觉得很普通,你应该站在创新的角度来看,别人都做过了,我们这时候跟风未必就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同事B争取:我觉得其实可以,从时效性上来看,我觉得公司不能错过这次机会,一旦错过,真的是公司的损失。

同事A还是没有被说服:我觉得不行,我建议你还是从成本、产出来看,重新来考虑,反正现在这个,我觉得不行。

同事B忍不住愤怒:你行,你上啊!

同事A也开始拍桌子,怒目相对,两个人吵得不可开交,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同事虽然说“请大家给点建议”,但他绝不希望自己的价值被一再否定,而同事A一直在I型沟通的模式下提出自己的意见,以“我”为中心,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度,很自然会做评价、下判断,他习惯性用语一定是:我认为、我觉得你应该……

这个时候,同事B作为被提建议的一方,被这么直接给出不好的结论,就会进行自我防御,不断为自己辩解。一方评价,一方辩解,开会就从讨论变成辩论,甚至是毫无内容的争吵。沟通根本没在一个频道上,结果与沟通的本来目的也就背道而驰了。

U型沟通

会产生“I型沟通”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在沟通的时候忘记了应该以“谁”为中心。我们总是忍不住把自己的立场放进别人的问题中,替别人去评判或解决。我们忘记了,他的痛苦、委屈、失望、难过……都是属于他的人生,他才是他自己生活的主角。如果你想和他建立沟通,就需要调整到他的情绪频道上,以他为中心。在这样的沟通中,主语就不再是“I”(我)了,而是“YOU”(你):你认为、你觉得、你感受到了……

我们把这种沟通方式,称为“U型沟通”。

会分工以后才明白一文中讲了一个核心概念:谁困扰,谁负责。具体应用在“沟通”上,就是:对方困扰,对方负责,以对方为中心。

那具体应该怎么操作呢?

U型沟通方法一:学会发放“邀请卡”,打开对方的话匣。

以对方为中心,就是邀请他表达,把话语权留给他,让他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比如用这样的引导性语言:“哦,是这样啊?”“愿闻其详”“展开讲讲”“我想听听你的想法”……这些话,看上去没有任何“营养”,没什么信息量,可是,它们不带有评价,传递出来的信息是:“我很期待听到你的感受”“我尊重你的想法和情绪”“我希望更多地了解你”……它们就像是一张张“邀请卡”,能让对方打开沟通的大门。

发放“邀请卡”,只是打开了沟通的大门,要进一步让沟通顺畅,保持沟通大门持续敞开,仅仅是被动地倾听或鼓励对方说话就不够了,我们还需要进阶的方法,这个方法总结出来是个公式:

U型沟通 = 你+感受

也就是以“你”为主语,共情“你”的感受,并说出来。只要遵循内心的感受,帮对方实实在在地表达出来,他就会感受到自己“被看到”,就会更愿意跟你进一步聊下去。当然有时候,我们的共情也不是百分百准确,所以我们要把自己解读到的情绪主动地反馈回去进行确认,“看上去你很担心?”“你是不是很高兴?”“你应该很难过吧?”……这些句子就是在不断验证,自己解读的信息是不是准确,自己是不是真的理解了对方这一刻的处境。当我们反馈回准确的信息,对方才能感受到他被共情了、被理解了。

闺密分手了,向我哭诉:“我想不通,他为什么会离开我。”运用U型沟通的回答:“看来你还是舍不得他啊,你一定很伤心吧。”(你+感受)闺密这时可能还是很难过会哭,但一般都会开始诉说自己的心情:“是啊,太难过了,我们之前都好好的……”

“误以为共情”和“真正共情”的不同之处在哪里?看看下面几句话:

  • 我当然理解你啦……
  • 我当然知道你现在有情绪……
  • 我和你感同身受啊……

在这些话当中,主语又回到了“我”。这是一种表面上的“U型沟通”,骨子里的“I型沟通”。有时候,我们共情,其实就是为了显得自己能共情,我们所谓的倾听、尊重,只是想让自己“扮演”一个善解人意的角色。这些微妙的差别,虽然很难被言说,但对方都是会感觉到的,它会影响沟通真正的目的。

U型沟通方法二:学会提问,让对方找到答案

有些人认为,只是当一个共情的“倾听者”,帮对方释放情绪,这确实能解决一部分的问题,但是只涉及感性层面。除了在感性上支持他、理解他外,我们就只能袖手旁观了吗?难道不应该提意见,进行讨论吗?

当然可以。

会有一些方法,可以既让你给他提供帮助,又不至于越俎代庖,侵占他的边界,那就是成为对方的“协助者”,协助他寻找属于自己的解决方案。

这种方法叫苏格拉底提问法——当学生向他提问时,他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不带预设”的提问,引导学生自发去寻找更深层的问题,生成自己的答案。

“不带预设”,就是不含任何“我”的价值判断,引导别人说出他自己想说的话。苏格拉底把自己的这种方法称为精神的“助产术”——助产婆只能帮助孕妇生孩子,而不能代替她生孩子。

我们把“带预设”和“不带预设”这两种提问,用在之前提到的职场案例里面,会是什么样呢?

首先是带预设的提问:

  • 同事B总结:这些就是我策划的下个月的活动方案,希望大家多提意见。
  • 同事A提问:时间这么仓促,怎么行得通啊?
  • 同事B这时会反驳:你的意思,就是说我的方案肯定行不通喽。

如果是不带预设的提问:

  • 同事B总结:这些就是我策划的下个月的活动方案,希望大家多提意见。
  • 同事A提问:你认为这个方案有可能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 同事B回答:嗯。下个月就要执行,时间比较仓促。
  • 同事A再问:那你是怎么打算的?
  • 同事B回答:我打算再看一下工作内容,重新梳理一个具体的流程。
  • 同事A接着问:你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 同事B回答:确定每项环节的时间节点,把控项目的进度。

你告诉他答案,和他自己找到答案,结果可能会是一样的,但是效果截然不同。

一个是被动地接受,让人觉得,“这是你硬塞给我的事”,心里难免会有逆反情绪;一个是主动地发掘,让人觉得“这就是我自己思考出来的答案,是我自己的事”,这样他会更愿意承担这个责任,甚至在这样的提问过程中,得到的答案也可能不一样,会延展出很多你自己都没有料想到的惊喜。

确认感受是成功沟通的前提

不管是I型沟通还是U型沟通,都是沟通技巧,但只掌握沟通技巧,多数时候是无效的。虽然我们能学会主语都换成“你”,但心里还是以“我”为中心;明明说了“你看上去很难过”,但你发现对方根本没有感受到,这种时候,不是技巧没有学到位,而往往是因为,我们忽略了沟通背后的真实诉求。

所有技巧的背后,有一个最根本的认知:

沟通,是为了确认一些感受,确认我被你看见了,确认你跟我站在一起,确认我不是一个人……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这个微小而迫切的愿望,发起一次又一次沟通。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在自己的路上一直走,我们自己解决过很多困难,有过很多办法,只是有时候很孤独,需要在你爱的人那里得到一点确认。


专题:

本文发表于 2022-04-10

最后修改于 2022-12-27


上一篇 « 会授权以后才明白 下一篇 » 会说需求后才明白

推荐阅读

Big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