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笑长

会分工以后才明白

我还是个职场新人时,印象很深的一次,我要在所有同事面前阐述一个准备了很久的方案,刚说到一半,老板就打断了我:“你这个方案考虑不周全,好多地方都不靠谱。”

这句话让我当场蒙住,不知所措,并且瞬间冒出一大堆的心理活动:“老板是生气了吧?他是不是后悔招我进来了?同事们会不会觉得我很笨?会不会觉得我拖了他们的后腿?”

接着,我额头冒汗、结结巴巴地说:“其实……我的意思是……”我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于是老板更没有耐心听下去了,起身离开,同事们也陆续离场。

那种感觉真是糟糕透了。

很长一段时间,我对自己产生了巨大的怀疑,觉得自己就是菜鸟一个,什么都干不好,整个人的状态都跌到谷底,工作效率严重下滑,我的心仿佛被蒙上了一层阴影:谈“老板”色变,一和老板说话,或者当众发言就紧张。

怎么摆脱这种局面?

巧用分工思维。

谁的事情,谁负责。

当老板说我的方案不周全时,我会在心里这样对自己说:老板好像很生气,但这是他的事情,他的情绪都由他自己负责,而我所要负责的,就是把方案讲清楚。

不为别人的困扰负责,可以让我们甩掉本不该我们承担的包袱,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行动。

有些朋友问:“巧用分工思维,这个道理我懂了,但是遇到具体的事情时,我还是因为会惯性思维,又陷入自我否定中,有没有什么技巧,可以帮助我尽快转化思维模式呢?”

我要分享给大家的方法是:主语转换。也就是说,在描述他人困扰的时候,永远让他人做主角。

把“老板生气都是因为我没讲清楚,表达能力不好”转化为“老板很生气,因为他不太接受一个不好的方案”——在这个想法之下,发力点便非常清楚了,当下最重要的事情,是优化方案。

适时使用主语转换的方法,你就能够从“自我否定”中解放出来,把精力聚焦在接下来应该做的事情上,重新找到目标感。

分工思维的A面是“把别人的困扰推给别人”。
分工思维的B面是“把自己的困扰揽到身上”。

把自己的困扰推给别人:

  • 真倒霉,遇到这样的员工。
  • 我这么不开心,都是你造成的。
  • 我为什么生气?因为老公不靠谱啊。
  • 妈妈忙成这样,都是因为你这个不听话的小孩。
  • 如果男朋友体贴一些,我也不会变成现在这样了。
  • 我背井离乡留在这个城市,都是为了你,你应该为我负责。

遇到问题时,我们可能会在第一时间把自己的困扰推给别人,认为自己的痛苦,都是对方造成的,所以对方要为我们的痛苦负责,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真的只能这样吗?如果试着用“分工”的视角重新看待这段关系,会有什么不同吗?

分工的方法提醒我们:在分清困扰归属的时候,可以把句子中的主语都变成“他”;而在这里,可以把因果关系中表示原因的主体都变成“我”。

把自己的困扰揽到身上:

  • 真倒霉,我受不了我自己了。
  • 我这么不开心,看来我的情绪调节能力要提高了啊。
  • 我为什么生气?因为我实力不够啊。
  • 妈妈忙成这样,都是因为妈妈办事能力不够。
  • 我需要男朋友更多的体贴。
  • 我背井离乡留在这个城市,是我自己的决定,我应该对此负责。

我们再用一个职场上的案例,来说明一下这个方法该怎么应用。

前不久我们有个合作项目进展得不太顺利,复盘的时候,有个员工说:“我为什么没做到?是因为乙方不靠谱啊。”

请注意,他的潜台词是:也许我也有问题,但最终的责任是乙方的。当他说出这句话时,意味着在他心里,责任都是对方的,自己很难再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

我找那位员工谈话,我问他:“在这件事情上,你会受到影响吗?”他说:“我也很不开心啊,我的绩效泡汤了,我在团队当中的信用也受到了影响。”

你看,他是有困扰的。他困扰,那他就要对此负责。那么我们怎么引导他使用“分工”的方法,激发出自己的主动性呢?我们可以让他试着转化主语,把“因为乙方不靠谱”变成“因为我拿乙方没办法”。

  • 不要小看这简单的一个转化,我们的行为,是受意识影响的。能将思维转化到这一步,至少在主动性上有所转移,是自己要为此负责,认识到“我需要找到更好的方法跟乙方合作”。
  • 很多时候,人和人最根本的差别,是认知的差别。这也是我在管理中非常重视的一个方法——不刻意纠正一个人的行为,而是专注影响他的认知。当一个人能够准确分工,意识到自己应负的责任,我再去与他讲工作方法,就会事半功倍了。
  • 思维转化的“神奇”之处就在这里,当我们“拥有”了这个意识,我们会从苦苦等待对方发生改变的困局中解脱出来,自发行动,内心变得更积极,在看似被动的局面当中,重新掌握主动权。

前面讲到的关于“分工”的种种,其实可以概括成一句话:

我不用为他人的困扰负责,我也不会把自己的困扰推给他人。

再精炼一点就是:谁困扰,谁负责。


专题:

本文发表于 2022-04-07

最后修改于 2022-12-27


上一篇 « 聊点没温度的实话 下一篇 » 控心术(一)

Big Image